发布时间:2025-10-17 11:25:52    次浏览
慈禧朝珠(资料图)慈禧太后一生极尽奢华,入葬时陪葬奇珍异宝也多得惊人,下面就来为您一一揭秘。朝珠最少值8亿港元为慈禧太后最珍爱翡翠饰品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按满清贵族礼制,朝珠级别中属帝王绿翡翠为名贵。据媒体报道,本次拍卖的这串朝珠为清晚期老坑玻璃种帝王绿翡翠朝珠,共108颗,呈圆珠状,每颗大小几乎一致,最大颗的直径达1.2厘米。拍卖行发言人称,这串朝珠起拍价为1.8亿人民币(约港元2.23亿),参考以往同类拍卖品价格,这串朝珠最少值8亿港元。拍卖行透露,这串朝珠为清朝慈禧太后众多翡翠饰品中最珍爱的一件,后来慈禧将朝珠赐给光绪帝,光绪帝又将之转赠给他最宠爱的妃子珍妃。慈禧太后陪葬品惊人织金陀罗尼经被价值连城去年9月底,慈禧遗物中名贵的织金陀罗尼经被首次面世。当年,“东陵大盗”孙殿英有眼不识“金镶玉”,被他随手遗弃的,覆盖于层层珍宝之上的被子,却是慈禧陵中真正的稀世珍宝。据悉,1908年,入葬的慈禧将陀罗尼经被覆盖在身上。当时经被上还缀有八百二十粒珍珠,估值十六万两白银,价值连城。(文本参考:中国新闻网、法制晚报等)[page] 慈禧资料图慈禧墓葬被“东陵大盗”孙殿英所盗1928年,驻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附近的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孙殿英打上了东陵的主意,并派师长潭温江去查明情况。通过一名曾侍奉过慈禧的太监之口,潭温江得知定东陵的慈禧墓中随葬有大量稀世珍宝,并从这名太监手上抄录了《爱月轩笔记·慈禧葬宝图记》和《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等。在摸清情况后,潭温江向孙殿英提出了盗掘慈禧陵的建议。1928年7月1日,孙殿英命令潭温江严守东陵的所有要道,谨防他人入内。在把两个旅的兵力开进东陵四周后,他就开始探查地宫的入口,并计划在盗墓完成后以换防为由撤离东陵,把事情嫁祸到土匪身上。[page] 慈禧资料图炸开地宫大门后顺利进入慈禧陵经过一番周折,盗墓的士兵找到了慈禧地宫的入口。从明楼下进入古洞门,过道尽头是一道浇铸了钢筋的墙壁,地宫入口就在这道“金刚墙”下。从7月4日至7月10日,炮声不断从东陵传出,当地百姓以为是在打仗,谁也不敢出门。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两座陵墓已经被炸开。 [page] 慈禧资料图进入慈禧地宫中的盗墓士兵没有想到,走进主墓室竟非常顺利,没费什么事就见到了棺椁与陪葬珍宝。慈禧的主墓室是一个完全由汉白玉石铺砌的石室,正中是一座汉白玉石台,也就是“宝床”。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两侧的两座石墩上,则放着记录慈禧谥号的香宝、香册。[page] 慈禧资料图棺盖揭开霞光满棺慈禧太后面貌如生盗墓者是怎样打开慈禧棺椁的呢?这曾经是一个谜。直到多年以后,一本叫《世载堂杂忆》的书披露了一名据称曾参与盗陵的连长的回忆,这个谜才被解开。据这名连长叙述,为撬开慈禧的内棺,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竟被匪兵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兵们把砍碎的木头搬开后,就现出了一具红漆内棺。由于怕刀斧损伤棺内的宝物,当官的就命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page] 慈禧资料图“当时,将棺盖揭开,只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阴纳衣袋中。于是司令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page] 慈禧资料图慈禧陵寝建筑堪称金木石三绝慈禧的陵寝是清东陵建筑群中最精美的一座,可称得上是金、木、石三绝。“金绝”:据《清史》记载,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4592两以上,殿内外彩绘2400多条金龙,64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盘龙,墙壁上的五蝠捧寿、万字不到头图案等也全都筛扫黄金。这货真价实的金碧辉煌虽经盗墓者洗劫,但如今依然可见“金绝”的豪华残迹与碎片。[page] 慈禧资料图“木绝”:是说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黄花梨木制成。这种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木材现在已濒临绝种,其价值称得上是寸木寸金。而慈禧的棺椁更是用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page] 慈禧资料图“石绝”:是指慈禧陵寝的石料一律采用上好的汉白玉,石雕图案更是绝中之绝。隆恩殿的汉白玉石栏板上,都用浮雕技法刻成前飞“凤”、后追“龙”图案。76根望柱柱头全部雕刻着翔凤,凤的下面是雕在柱身里、外侧的两条龙,形成独一无二的“一凤压两龙”造型,寓意着慈禧生前的无上权力。而殿前的凤龙丹陛石雕刻更是石雕中的珍品。